更新时间:2023-09-18 18:47:51
2023年秋分公历时间9月23日14点49分46秒,农历:癸卯(2023)年八月(大)初九,星期六。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-24日。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°(秋分点),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(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)。古时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的民俗活动,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(中秋节),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
1、鸭肉
元末时期,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,汉人决定推翻元人。但当时统制严厉,不能明着组织斗争,就用暗语。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,就取谐音鸭子。大家约定,中秋节吃鸭子,就是秋分时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,推翻元人统治。而且,八月份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,口感很好,有滋阴补血的功效。
2、吃面雀
“面雀”是将糯米粉揉成面团,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种糯米点心。
3、吃芋饼
老北京还有秋分吃芋饼的习惯,因为芋头这种高热量食品温软易消化,适宜秋天食用。芋艿的营养价值很高,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%,既可当粮食,又可做蔬菜,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,秋补素食一宝。芋艿还富含蛋白质、钙、磷、铁、钾、镁、钠、胡萝卜素、烟酸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皂角甙等多营养成分。
4、秋菜
“秋菜”是一种野苋菜,乡人称之为“秋碧蒿”。逢秋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。在田野中搜寻时,多见是嫩绿的,细细棵,约有巴掌那样长短。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“滚汤”,名曰“秋汤”。有顺口溜道:“秋汤灌脏,洗涤肝肠。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”一年自秋,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,身壮力健。
5、鸡蛋
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。每年的秋分节气,民间也有“竖蛋”的习俗,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“竖蛋”的趣味游戏或比赛。“竖蛋”后当然少不了吃蛋,鸡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少量欧米伽3脂肪酸,大量卵磷脂、叶黄素等保健成分。秋分吃蛋,益处多多。
6、桂花酒
八月桂花香,的确,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。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。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。
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到了立秋就标志着初秋正式开始。秋分是秋天的开始。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也是真正秋天的开始,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开始入秋。秋分后,气温也逐渐降低。
秋季有6个节气,分别为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。
立秋:每年8月7日或8日。
处暑:每年8月22-24日。
白露:每年9月7-9日
秋分:每年9月22-24日。
寒露:每年10月8日或9日。
霜降:每年10月23日或24日。
不会很热。秋季总共有6个节气,而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,位于秋季中间位置,秋分过后就已经属于深秋了,此时温度开始缓步下降,不会再有很炎热的天气出现,再往后天气会开始逐渐由凉转寒,慢慢进入冬季了,所以,秋分节气时不仅不会觉得炎热,还会感觉很凉爽。
秋分是什么节气?秋分是秋季的一个节气,代表的是秋季已过了一半。想知道秋分的具体内容,比如秋分的名称由来、秋分的节气习俗、秋分节气的含义解释。
秋分是什么节气
秋分是一个预示着秋天过了一半的节气,有很多秋分习俗从古代传承到现代,包括秋祭月、吃秋菜、送秋牛、粘雀子嘴、放风筝等等。
我国按照立春,立夏,立秋以及立冬来划分四季,秋分位于秋季90天之中,平分秋天。一般进入秋分之后,全国降雨将会减少。秋分之后,天气开始逐渐变冷,昼夜温差也开始变大,南方也开始正式步入秋天。
秋分节气的含义解释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八月中解见春分。分示昼夜平分之意,同春分一样,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,昼夜相等。此后白天渐短,夜晚渐长。
《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中说: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,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,所以叫秋分。
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吗
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。自2018年起中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,这是中国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。
为什么中国农民丰收节要选在秋分这一天?
从节气上看,春种秋收,春华秋实,秋分时节硕果累累,最能体现丰收。
从区域上看,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,是便于城乡群众、农民群众参与,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,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,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。
从民俗上看,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、共庆丰收的节日,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